上班族不管帳,月薪3萬元和月薪30萬元,可能下場都一樣;做生意的   也是,不管帳,營收30萬元和300萬元,下場也差不多。台灣人愛創業,要學會記帳抓漏,找出不賺錢的主因,以及找到真正的獲利來源,才不會永遠都在「創業」。
 

不少創業老闆納悶,怎麼賣愈多、卻虧愈多;甚至每個月明明都打平,但久了以後才發現,其實根本沒有「打平」,因為只是收入和開銷兩者「打平」而已,連自己的勞務付出都沒賺到。

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葉維惇說:「重點不在找出答案,而是要找出問題所在,找到問題,答案也就出現了。」,如果找不出問題,就會永遠都在「創業」,而這種情況真的太多了。

葉維惇舉例說,問題也許出在存貨,但是存貨在帳上看不出虧損,因此老闆不自覺;但從會計、經濟分析的角度,這些存貨既然賣不出去,無法變現,「已經沒有市場價值」,就應該打銷、報廢,列為「存貨跌價損失」。

即使某批貨的保存期限是二天,第一天賣掉3萬元,第二天賣掉5萬元,銷售情況看起來很樂觀,總共賣出8萬元;但其總本成剛好是8萬元,也就是根本沒有賺錢,只不過是賺到第三天賣不掉的存貨而已。

對於有時效性、保存期限的存貨,就不應該浪費。很多麵包店每天晚上約9時後打折、咖啡店不時推出某種蛋糕搭配咖啡折算優惠價,就是深諳這個道理,與其賣不完、不能回收成本,不如折價賣掉,把已付出的成本賺回來

一旦發生存貨呆滯的情況,貨品銷不掉又退不掉,就該及時採取低價促銷、搭配強勢商品銷售,甚至是報廢。但有些老闆抱著好幾年的存貨,堆滿倉庫,變成「什麼都有,什麼都賣不出去」。

因此抓漏也不一定要抓在開銷或成本上,漏錢的來源可能在於存貨過多,因為賣不掉、收不到現金,老闆手中的現金就會變少,但是存貨若一直多起來,自然就不能打平了。

    經濟日報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5996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