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律不整到底有沒有關係?

了解心跳不正常的原因,定期檢查與作息飲食控制,才是維護健康之道!


文/曾淑敏 本文諮詢/李鴻科(哈佛健診專業預防醫學中心 家醫科醫師)

經常在健康檢查中,聽到「心律不整」一詞,許多人就開始懷疑是心臟出了問題,其實心律不整可能與心臟方面疾病有關,也有可能是受到飲食、呼吸、交感神經興奮所造成,建議有相關症狀者可透過檢查了解發生原因,並找到治療的方法。

心律不整 不代表身體出狀況

正常心臟速率是每分鐘規律跳動60~100下,心律不整是表示心跳不規則,有種不適的感覺,不論是快、是慢,或是忽快忽慢,都稱之為心悸,臨床上便稱之為「心律不整」。

正常人的心跳速率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改變,例如運動時心跳會加快,休息或睡覺時心跳會變慢;吸氣時心跳快一些,吐氣時心跳慢一些。另外像是自律神經失調、咖啡因的刺激、發燒、緊張、壓力過大、疼痛、缺氧、貧血或肺栓塞、低血壓、藥物、及心臟方面疾病,都會使心跳速率及節律有所改變。

檢查停看聽

當有心悸症狀發生時,先留意自我症狀,再做詳細檢查,才能幫助醫師找出心律不整的原因,以做出最適當的治療:

心悸症狀1
心跳速度非常快且伴隨胸痛、氣喘、頭暈、盜汗,甚至昏倒的情況。
意義:這通常意味著嚴重的心律不整。如果不及早治療,甚至會有猝死的危險。

心悸症狀2
心臟持續快速地跳動,或突然、短暫的心臟強力收縮,有間歇停頓的感覺。
意義:可能是心跳過快,或是心臟早期收縮所引起。

自我檢查1
測量自己的脈膊,看一分鐘跳動幾下、規律與否、是否會停頓。
意義:幫助醫師判斷心跳是否規律,還是身體過度敏感導致。

自我檢查2
心悸發作的頻率、持續的時間,以及是否有服用藥物、食物等誘發因素。
意義:有助於幫助醫師判斷心律不整的程度。

遠離憂心忡忡 檢查與生活改善並重

當檢查出心律不整時,不需過於恐慌,因為多數心律不整屬於良性的,但若經常發生,且合併有心跳加速、手腳發麻、暈眩,又有高血壓、糖尿病的家族史,就不得輕忽,應及早就醫檢查,醫生會視症狀對生活影響程度,以及嚴重程度,或者是否引發其他合併症來決定治療方式。

輕微的心律不整只需要維持規律生活作息,放輕鬆少生氣,學會管理壓力與情緒,避免菸、酒、咖啡、可樂、茶等刺激交感神經興奮的來源,就可以有效改善症狀,遠離「憂心忡忡」的日子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5996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